西南地区首例“光储充放”一体化停车场在成都投入使用,它集光伏、储能、充电、放电于一体,创造性地将碲化镉发电玻璃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,融入光储充放停车场设计之中.
9月14日,成都高新西区虚拟电厂正式上线运行,这也是西部首座上线运行的虚拟电厂。截至目前,共有京东方、德州仪器、华为等147家重点企业接入成都高新西区虚拟电厂,累计弹性灵活可调负荷约54兆瓦。 “通过虚拟电厂平台这个数字化工具,可实现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模型辅助决策,创新能源管理模式
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通过募集生态公益资金、实施重大项目等措施,近6年完成营造林20余万亩,实现生态价值全面提升,核算发布生态系统生产总值,2020年全域生态价值达641亿元。建成全省首个会议碳中和林,捐赠4万吨林业碳汇助力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绿色低碳办赛。据成都日报锦观新闻
中建滨湖设计总部为成都首个“近零碳建筑”,积极探索立体空间的“双碳”理念,建筑外立面采用宽玻璃幕墙,实现透光不透热;选取荧光制冷涂料作为隔热材料,实现太阳光下的荧光制冷;首创“光储直柔”技术,在大楼设置分布光伏板、地下室设置储能机房,探索新型建筑能源系统。2022年,该建筑能耗约40千瓦
成都大运会赛事筹备、举办、赛后全过程碳排放量约37万吨,由国家核证碳减排量、林业碳汇和“碳惠天府”机制碳减排量的方式进行全部抵消,减少碳排放约2.6万吨,成为西部地区首个实现碳中和的体育赛事。
强化工作指导,引导企业转型发展。印发《2022年度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开放合作高质量发展项目资金申报》文件,安排3700万元绿色低碳贸易资金,对清洁能源、动力电池、晶硅光伏、钒钛等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外贸企业,在开展“碳足迹”国际认证
四川十分重视碳市场能力提升工作,去年11月,四川省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印发《四川省碳市场能力提升行动方案》,明确提出要探索开展“一企一策”碳排放管理模式,提升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
四川金顶8月8日公告,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四川顺采兴蜀钙业有限公司投资新建年产120万吨绿色环保新材料项目,项目估算总投资3.58亿元。建成后将替代原年产60万吨氧化钙生产线,升级转型为新型绿色环保新材料标准化生产线,打造成国内优质钙产品/绿色环保新材料生产示范基地。
据《中国证券报》报道,眉山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低碳转型公司债券7月26日在上交所上市,规模为5.68亿元,期限3+2年,票面利率5.2%,全场认购倍数超1.6倍。该项目为全国首单非AAA地级市低碳转型公司债券、四川省地方国企首单低碳转型公司债券。
倡导做好学习把准政策要求、开展能力建设活动、促进项目开发储备、积极参与市场交易、引导减排量消纳、审慎创新金融产品、培育各类市场主体、强化协同联动合作、提升市场监管能力、主动防范相关风险等10个方面工作,深挖碳资产潜力,切实将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
2019年,宜宾签约宁德时代。四年时间,落地四川时代1—10期项目,总投资560亿元。宜宾以四川时代为链主,不断建链、延链、补链、强链,构建动力电池产业生态圈,累计签约动力电池及配套项目92个,协议总投资超2000亿元,预期产值超5000亿元,可容纳就业人员超7.5万人。2022年,宜宾动力电池产业27户规